虎鼬

Vormela peregusna   Guldenstaedt
   

  229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体型如黄鼬而略小,雄性大于雌性,体长290-380mm,尾长150-220mm,体重370-715g,耳椭圆形。背毛黄白色,身上有许多大小和形状不规则的褐色或棕色斑纹,身体后部斑纹多而颜色深。头部自吻端至两耳间为黑褐色,横过面颜部有一条白纹,经眼上方向两侧延伸到耳下、上下唇。尾末端黑褐色,易与其它鼬类相区别。

生物学

虎鼬栖居于荒漠与半荒漠草原,一般避开辽阔的草原和纯沙漠区,在潮湿的湿地或石质荒原也很少见。挖洞穴居,也利用其他动物的洞穴。主要在夜间和晨昏活动。善于攀爬,但主要在地面活动,捕食鼠类、鸟类、蜥蜴等。除繁殖季节外,均单独活动。2-3月产仔,妊娠期约9周,每胎4-8仔。在饲养条件下,寿命约9年。

国外分布
国内分布

国内主要分布于甘肃平凉、环县、会宁、榆中等地;新疆准葛尔南部;宁夏盐池;内蒙古的伊克昭盟、锡林郭勒盟、乌兰察布盟;山西北部;陕西榆林、定边、靖边以及青海北部。

其它信息

种群现状 分布区虽较广,但 种群密度低,历来数量十分稀少。种群状况未见有记录, 亦无饲养报道。

保护措施 尚未列入国家保护动物名单,没有明确的保护措施。将近数十年来,未对该虎鼬种群进行过研究,对其生物学、生态学及数量状况知之甚少。建议首先要对虎鼬的分布现状和生态开展研究,在此基础上采取保护对策。